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天津 > 首页 > 天气要闻

意式风情区

【字体:   2012-09-29 10:19:14   来源: 中国天气网天津站

“走在天津意大利风情区的建筑群,就好像听人说意大利语,但夹杂一点地方口音的感觉。”一位来自意大利的著名教授,在中国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最令他难忘的地方便是那个距离天津站不远的意式风情区。今天,意式风情区已成为继“五大道”之后,天津又一个以洋楼为特色的著名风景区,但它又有着与“五大道”截然不同的特点和味道。对于来自各地的游客而言,意式风情区是个极具价值的游览地,而对于天津这座城市,它又是一段历史和一份记忆。

title

意式风情区坐落在天津河北区南端,曾是天津近代史上意大利租借地的中心区,已有百年历史。1902年6月,意大利公使与天津海关道正式签《天津意国租界章程合同》。其范围为海河以北,津浦铁路以南,东、西分别与俄、奥两国租界接壤,占地约51公顷。这是意大利在域外的唯一一处租界。

由“盐坨”而来的风情区

史料记载,意租界原是一片露天储盐场地——“盐坨”,以及沼泽和垃圾堆。海河北岸,原来是大片的露天储盐场地,天津人叫盐坨,古代有诗描绘,“盐坨堆积崇如山”“露积莹莹明照眼”“冰山十丈高峨峨”,是非常壮观的场面。

当时,意大利军队占领了海河北岸,开设领事馆,意租界管理当局利用海河淤泥,进行大规模的填整,开辟道路,建造房屋,还最先尝试用沥青铺路。意租界距老龙头火车站不远,与已经逐渐繁华的法租界、日租界仅一河之隔,水陆交通便利,发展很快,地价大涨。意租界规定新建房屋要按照意大利常见的建筑风格设计,图纸不准重复使用。就这样,形成了艺术性、实用性兼备的和谐统一的建筑群。各种生活功能齐备,成为高档的宜居社区,成了游离于中国法律之外的世外桃源。

title

说起意租界的建设,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费洛梯。据历史学家罗澍伟记述,意租界划定之初,一片荒凉。意大利从海军陆战队里选拔了一名干练的中尉费洛梯来天津,任命他为意大利驻天津的领事和租界的行政委员,负责租界的全面开发。

费洛梯有着非凡的组织天才与卓识远见。他是天津第一个研究使用先进的沥青铺路的人。还在1914年,他便与纽约美孚公司签订合同,在大马路(今建国道)进行沥青路面的试验,结果非常成功,随即在租界的其他路面进行推广。当其他租界还在制定修建现代化沥青道路的计划时,意租界用沥青铺路的工程差不多已经全面完工,从而使意租界最先有了天津灰尘最少和最平坦的道路网。

意租界位置优越,面临海河,东南侧紧靠京奉铁路天津站,是房地产开发的理想处所,很多人都认定这里的房地产会很快升值,所以购地建房者十分踊跃。费洛梯果断决定,除沿河一小片土地用于商业,其他都卖给私人。但他不因购地建房者众多而提高地税与房捐。为防止土地投机,也就是炒地皮,费洛梯特别设立了“建筑不足额地亩捐”。业主买了地皮,必须在法定的年限内,完成地面建筑的施工,否则便要课以每亩20两白银的重捐。这个办法,无疑具有罚金的性质,虽说一度因此使租界当局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但更重要的,还是加速了租界建设的发展。

原汁原味的地中海建筑群

title

在天津的九国租界中,意租界面积不大,建立较晚,但形成了独特的意大利风格建筑群。据介绍,这里的优秀建筑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纯意大利风貌建筑,二是意大利风貌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的建筑,三是欧洲其他国家风貌建筑。

意租界住宅建筑群以马可·波罗广场(一宫圆形广场)为轴心,沿马可·波罗路(民族路)和但丁路(自由道)修造,东北自意中交界路(今兴隆街)沿京山铁路至俄租界,南沿波格拉尼路(今五经路)与俄租界毗邻,西南临海河,西北沿意奥交界路(今北安道)至兴隆街,占地近八百亩。这里几乎囊括了意大利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尤其是马可·波罗广场周围的建筑,以凉亭圆拱和爱奥尼克式廊柱典型地体现出罗马风格。这种古典韵味建筑一直保留着古罗马建筑那种稳定、平展、简洁的特色。大量采用古罗马的高低拱券、穹顶、塔楼、柱式,使这些房屋独具魅力。

意式建筑注重环境整体美,如在广场建纪念石柱、铜人、喷水池和园林小品。楼房均为庭院式、别墅式,并注重美化、绿化、其房顶多为意式角亭。有圆亭、方亭之别,圆柱或者方柱划分,并分别由圆拱、平拱、尖拱、连拱、垂柱点缀。这些角亭高低错落,构成优美的建筑空间,勾画出一道“世界建筑博览会”的亮丽风景线,是亚洲仅存的一片原汁原味的地中海建筑群。

编辑: 赵敏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天津市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